編者按:今年以來,中央多次提出要加快以區塊鏈、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指出,要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和產業鏈提升工程,鞏固傳統產業優勢,強化優勢產業領先地位,抓緊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在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遭遇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和產業亟待轉型升級等多重挑戰的背景下,通過加快區塊鏈、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與傳統制造業、傳統基礎設施的融合發展,對于推動產業升級、實現“六穩”目標具有重要的意義。
作為國內專業的企業數字資產服務商,易見股份多年來一直致力于自主技術創新,深耕區塊鏈、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研發應用,在供應鏈金融、產業數字化、農業數字化等領域進行了積極探索,并取得了矚目的成績。近日,易見股份三位相關負責人分別從產業數字化、自主創新、可信農業等三個角度,暢談了易見股份的理解、實踐成績和經驗。
關鍵詞:產業數字化
易見股份:致力于成為全球領先數字資產服務商
作為國內專業的數字資產管理者,易見供應鏈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專注于區塊鏈、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的研發應用,依托公司“可信數據池、可信倉庫、物體紋理識別”等自主可控技術,實現商品本體溯源追蹤,保障原生數據的可信交互,支撐數字資產的流通,構建新一代產業數字資產管理技術架構,致力于發展成為全球領先的數字資產服務商。
“易見股份在供應鏈金融科技方面所取得的成績,很大程度上靠得是通過自主創新所積累的核心競爭力?!币滓姽煞菔紫夹g官(CTO)邵凌表示,一家企業要始終保持技術領先的自主創新能力,企業的創新機制和對人才的薪酬激勵機制很重要。
據邵凌透露,未來3-5年,易見股份有“三個期望”:一是希望能夠對于一些行業標準的制定有所貢獻。此前易見股份已經參加了工信部關于區塊鏈的團標工作。二是希望易見股份的一些技術產品,在一些細分領域成為行業的標桿。比如可信倉庫。三是希望產品能夠走出國門,出口海外發達國家市場。
鍛造供應鏈金融三大優勢
據邵凌介紹,易見股份在供應鏈金融方面已形成了以下三大優勢:
一是業務多元化。易見股份最開始做的是供應鏈貿易;2014年開始做商業保理,有了金融業務的基因;2016年開始做金融科技。這三大業務讓易見股份既懂供應鏈,又懂金融,又有了技術開發的能力。
第二是人才的多樣性。易見股份既有供應鏈方面的人才,又有大量具有銀行背景的金融人才,還有大量技術研發人員。比如易見天樹的高管基本上都具有IBM、微軟的工作背景。
第三是融合的能力。無論是區塊鏈還是新基建,都需要將新技術與產業進行融合。易見股份既懂業務,也有業務場景和新技術的加持,并且一直在為客戶做融合方面的服務。
但是,要將技術和產業結合,解決供應鏈中的痛點,其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以區塊鏈為例,區塊鏈的不可篡改特性可應用于溯源,但應用到具體的場景,就需要行業洞察力,才能真正地讓技術解決客戶的實際問題。
“易見股份正在做的可信數據池產品,試圖解決一個供應鏈金融領域的共性問題?!睋哿杞榻B,供應鏈金融中的一個典型場景是基于核心企業的支付信用,把這個信用導出來給中小企業,然后讓金融機構評估后決定是否投放貸款給中小企業。這個環節關鍵的是核心企業與供應商之間的貿易行為的真實性。但是,核心企業尤其是大型國企,擔心ERP等數據會泄露,不愿意拿出來。而對于資金方來說,又需要核心企業的數據來做增信。這就存在著一對矛盾。
如何解決跨企業間的數據可信共享的問題,易見給出的解決方案是:核心企業將ERP數據放在區塊鏈上,每天進行更新。所有單據線上化。當供應商需要融資,核心企業再授權給銀行以特定的機制訪問,這樣既實現了數據的一部分共享,給到特定的金融機構,又沒有喪失對數據的控制權。
在挑戰中不斷迭代前行
邵凌坦言,在探索區塊鏈技術在供應鏈金融的應用過程中,易見股份的方案也經歷了幾次迭代和更新,也走過了彎路。
2017年,“易見區塊”系統1.0版本上線,易見股份讓核心企業將數據上傳到平臺。但由于客戶對數據安全性的擔憂,這個版本推廣得其實并不太順利。
在2018年推出的“易見區塊”系統2.0版本中,易見股份讓企業自己先到華為云、阿里云等公有云運營商去申請一個計算環境,易見股份再給它們布一套區塊鏈的系統,然后企業將ERP數據上傳上去。這有效解決了客戶對數據安全性的擔憂,以及聯盟鏈節點不清晰等問題。
2019年3月,易見股份在“易見區塊”系統3.0版本更新了一個實用功能,企業可以像微信組群一樣,可以自主地去組建聯盟鏈,而不再需要易見的參與。這個功能一經推出就受到客戶的歡迎。
“在落地和推廣的過程中,有很多細節問題需要一個一個去想明白并解決?!鄙哿璞硎?,在整個過程中,易見股份沒有特別追求很快或者很慢,每一個創新都是一步一步地讓市場和時間去驗證。
邵凌表示,易見區塊鏈產品從1.0到3.0的迭代,不同的時期雖然在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上各有側重,但更多是沿著技術創新的維度,試圖去做一個跟市場上不一樣的技術和產品。除了去完成現有的業務需求以外,易見還進行了一些超前的創新。每次發布會,易見股份都會演示一些市面上沒有的場景或者內容,去引領市場。
回顧區塊鏈在中國的發展歷程,從一開始的無人問津,到受到市場關注,到中間的“風?!?,再到如今再次被高度關注,但易見股份并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對此,邵凌解釋道,這主要是因為易見股份一直是由業務需求在引導前行,一步一步地去解決實際問題,一步一個腳印扎實推動技術和產品的不斷迭代創新。
邵凌深信,區塊鏈技術未來一定會對人類社會和經濟產生巨大的影響。尤其是與傳統產業、傳統基礎設施的融合發展,將會有很多的機會?!皞鹘y產業的規模巨大,只要能解決幾個痛點問題,就能產生很大的放大效應?!?/span>
例如,易見股份從2018年開始研發了一款叫可信倉庫的創新產品,將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技術與傳統的倉庫相結合,能夠讓貨主和金融機構遠程實時地去進行盤庫,管理出、入庫,貨物凍結等環節。由此解決了傳統倉庫貨物難以監管,金融機構不敢將動產作為抵押物給企業貸款的難題。目前,易見股份在四川廣漢建設了試驗倉庫驗證了該產品,并且在北京、昆明的兩個生產倉庫已經落地。
讓每一餅普洱茶,都擁有一個獨一無二的“茶紋身份”。每一個人都可以通過手機對茶紋進行拍照,驗真“溯源”正品,找到每一餅茶的真實信息。這是易見紋語科技日前上線的“茶紋云”普洱茶溯源系統實現的功能之一。
云南易見紋語科技有限公司是易見股份的控股子公司,該公司目前正從種植可信、生產加工可信、產品可信、倉儲流通可信、營銷可信等五個環節,在普洱茶及其它領域打造可信農業。易見紋語科技期望通過區塊鏈、人工智能等科技的力量,幫助中國農業在產業數字化水平上邁上新臺階。
發展可信農業意義重大
“今年是我國決戰脫貧攻堅之年,要打好脫貧攻堅戰和鄉村振興戰,就必須做好農業?!痹颇弦滓娂y語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林詠華表示,中國農業的產業數字化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據2018年中國信通院的報告,全球一二三產的產業數字化水平分別為10%、20%和30%左右,而中國一二三產的產業數字化水平則為6%、17%和34%,農業的產業數字化差距更大。發展農業產業數字化,尤其是推動農產業互聯網線上化的過程中,可信農業是重要的基礎。
在云南,以茶葉、咖啡、花卉、醫藥、煙草產業等為代表的農業是該省的支柱產業。以普洱茶為例,盡管云南的普洱茶年產值只有100多億元,卻是一個涉及云南四分之一人口的民生產業。與此同時,云南作為“一帶一路”向西南開放的“橋頭堡”,農業是云南和東南亞、南亞國家互利共贏的重要合作領域。
不過,云南的茶葉、咖啡、中藥材等高價值農業,目前存在以次充好、產地冒充、產業鏈規范性不足等問題,這勢必損害消費者、企業的信心。從事普洱茶產業的很多是中小微企業,當市場混亂,企業看不到出路,信心就越來越不足。產業鏈規范不足,稅收收不上來,導致地方政府財政捉襟見肘,當地的公共設施等基建投入不足,造成惡性循環。
林詠華表示,這迫切需要通過產業鏈的數字化,在垂直領域做好可信農業,改變消費者、企業和地方政府目前遭遇的困境。因此,位于云南的易見紋語科技,將農業數字化作為公司的主攻領域,期望在種植可信、生產加工可信、產品可信、倉儲流通可信、營銷可信等五個環節打造可信農業。
從普洱茶溯源開啟可信農業的探索
普洱茶是易見紋語科技進軍可信農業選擇的首個垂直細分領域。在今年1月初,首個基于人工智能+區塊鏈技術的普洱茶溯源平臺“茶紋云”正式上線,在短短3個多月里,在云南省政府的推動和當地茶企的共同努力下,茶紋云上已經錄入的普洱茶數量近50萬餅,并已經進駐近40家大中小茶企。
為了在復工復產下進一步幫助茶產業轉型線上發展,4月23日,易見紋語科技開發的“茶城1號”小程序正式上線,這是全國首家應用“人工智能+區塊鏈”技術溯源普洱茶的電商平臺,也是可信農業延伸到可信營銷的試水。目前“茶城1號”銷售的每一餅普洱茶,均已錄入到“茶紋鏈”。消費者和茶企可直接通過微信小程序對茶紋進行驗真“溯源”正品,找到每一餅茶的詳細信息。
據林詠華介紹,傳統的普洱茶溯源,主要采用的是數字碼方法,在包裝或茶餅上使用RFID、二維碼等,以數字“ID”方式進行溯源。不過,當茶餅更換了包裝時,便難以阻斷偽造行為。因此,行業亟待探索可以真正溯源茶餅(物理世界)的技術,幫助消費者識別茶產品真偽。
然而,普洱茶產業卻有著非常復雜的流通過程,涵蓋了茶園、初制廠、精制廠、出品商、倉儲及各種經銷/銷售平臺等多個環節。如何對普洱茶在生產流通過程中進行溯源,讓每一餅茶有自己的“標識”,并建立起一套行業標準,讓消費者買到放心的好茶,一直是易見紋語科技努力解決的問題。
為此,易見紋語科技的技術團隊,創造性地將人工智能和區塊鏈技術結合起來,利用“物理世界+數字世界”的雙重不可篡改特性,打造了三級可信溯源體系,分別是:基于區塊鏈技術的二維碼溯源(一茶一碼)、基于機器學習和圖像分析的茶紋識別(一茶一紋一碼)、基于人工智能的視頻短片自動剪輯,記錄每一餅茶的生產過程。
“每一塊茶餅由上萬個茶葉片壓制而成,一旦壓成就會形成獨一無二的不可篡改的紋路?!绷衷伻A表示,易見紋語科技利用人工智能技術,自動提取紋路的信息?!耙滓娂y語科技的紋理識別技術目前處于全球領先水平,并可應用到其它農業、食品行業?!绷衷伻A透露,易見紋語曾經成功識別紅酒瓶的橡木塞紋理、橡膠的天然紋理等。
為了提升農業生產過程的自動化水平,易見紋語科技開發了AI+區塊鏈溯源技術的邊緣計算設備“紋錄儀”。目前,“紋錄儀”已經安裝在云南三大茶區的40多家茶企,每天把生產的普洱茶茶餅的紋路信息采集并放到“茶紋鏈”上。
除了對普洱茶產品進行可信溯源,易見紋語把科技延伸到普洱茶產業的上下游,包括對茶樹茶園進行溯源和數字化,對生產加工企業進行過程自動監控,構建可信的數字茶倉,依托大數據分析幫助茶企進行下游銷售渠道的科學管理等。所形成的數字資產和生產活動數字化信息又正在推動金融機構,向茶產業提供高效的服務,為整個產業發展形成正向的閉環。
通過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及5G等新基建的技術融合,易見紋語為可信農業的發展打造數字化、產業化的平臺。今年是鄉村振興全面開展的一年,由可信農業出發,易見紋語希望幫助地方政府打造可信的、有活力、有韌性的農業產業鏈,助力我國數字農業的發展。
轉自人民政協報